敏敏完全把我宠坏了……哎。其实我想桂花的时候一直在想你wx的id,黎簇那个偷看一万多条微博说的也是……遇到敏敏以后,每写一篇文的时候想的都是假如能不让你太失望,它就不算完全失败。虽然总觉得这样说会带给你压力,但敏敏真的是我最大的动力。

遥远地球之歌:

生津——瓶邪文《回甘》BY  @ever229  读后感


(原文阅读地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看文的要求变得格外挑剔起来,很多文固然很好,却总觉得遗憾,又不知道遗憾在哪里,就像是喝茶时锁在喉底,舌头发麻,有一种得不到满足的干涸感。


后来想想我这就是富贵病,文多不愁就挑三拣四,怕不是想直接断粮饿死。

 

恐怕松子本人都不知道,我对她的文一贯是用最挑剔的眼光去看的——不止看文笔,还看有没有错别字,剧情是否合理连贯,是否有生涩疏漏的地方,但是特别奇特的是,大概因为正正好就是我的那一杯“茶”,看她的文从未有过那种生涩的锁喉感,反而解渴生津,格外舒服。

 

读这篇文的时候我在外出公干的返程路上,坐着摇摇晃晃的大巴车,一个字一个字的眯着眼读,时不时还会被隧道的黑暗给打断,这绝对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阅读体验,但我却意外的没有被这些给影响到,而是非常专注的投入到了文字中。这篇文从十年前雪山的分别写起,到吴邪离开墨脱时和老喇嘛的对话,手术前黑瞎子的忠告,2015年的中秋节,再又重新回到当初张起灵前往长白山时的记忆,时间线虽然是凌乱的,却和“回甘”的主题不谋而合,这是看的时候最先吸引我的地方。

 

817的贺文,我觉得回甘的主题十分合适——这两个人的故事本就是一个跨越了十余年时光苦尽甘来的过程,个中滋味现在说来只有他们两人清楚,但是说是回甘,却比一开始就甜蜜更让人难以忘记,我想这就是很多人所追求的持久而沉默的爱,也正是张起灵和吴邪对彼此的感情。

 

某种程度来说,我觉得这篇文与其说是一篇文,不如说像是一个静态的电影,因为很多词句都非常有画面感,让人还没来得及分解和咀嚼,就直接在脑海中播放了出来。因为太过喜欢,甚至到最后,我特意把某些句子抄了下来,就为了能够反复品味,比如:“在天井中投下的阴影如同鱼群在海面迅速移动变幻。”、“香烟的火星像大雾中的萤火虫一样忽明忽灭。”,又比如“光与尘的颗粒在强烈的紫外线下几乎无法分辨,在阴影中向光亮处看去,像细雪在空中浮动,闪烁金色细碎的光芒。”我不知道作者写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样的画面,才会写出这样的文字,但是我是觉得很美的,仿佛文字都能飘出香味一样,有一点冷,但会给人一种极其蛊惑人心的力量。

 

其实这篇文全文都有一种很凉的伤感,我想这一部分是因为吴邪和张起灵的故事,一部分是作者对他们两人关系的理解。如果说看前面时我还能保持心平气和,那么看到吴邪打量着无名指上的花瓣,笑着说的那句“小哥骗人”,就真的可以说是让我心中大恸——我一直认为张起灵是一个很冷的人,他别说不会骗人,就连酸甜苦辣估计都不会怎么在意,但是他说香,那一定是真的觉得香,也许是说花,也许是说吴邪。但吴邪的这句“小哥骗人”,有几分伤感,有几分自嘲,与其说是在说小哥,不如说是在说他自己。就像文中所说的,他觉得张起灵对他有所愧疚,也一直认为张起灵随时都有可能离开,但他不会说破,“他已经学会对不愿知道答案的问题保持沉默”,这句话真的比任何辞藻都让我觉得难过——他明明曾经是那样一个无忧无虑,充满好奇心的年轻人,却在岁月的打磨下变得这么的心事重重,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甚至没有一点后悔,他在自己的判断下做出了选择,心甘情愿,毫无怨言,这份坦然让我品到了一丝苦茶的味道,真的苦,一直刮到了嗓子眼里,让人眼睛都发胀发痛,但又觉得开心,能够有这样的坚定,他必然是觉得幸福和值得的,很幸运的是,张起灵确实值得。


看完这篇文的时候,我往后靠在座椅的靠背上,思考我为什么会喜欢松子的文。一方面是真的合胃口,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方面,是松子对自己的文堪称变态(?)的认真。我曾经看过松子写文前打的大纲、草稿,密密麻麻一摞纸,怕是比文本身的字数都要多了。还有那些参考书,只是为了一个设定,就花大半年的时间去研究一个自己完全没有涉足过的领域,不愿熟悉这个人职业的读者看了会出戏,这份细心和坚持我很敬佩。无数次看她熬到深夜,花比平常人多数倍的时间去写一篇可能读者10分钟就能扫过去的文,有时候也会想,这样真的值得吗?但是我想,如果你这么问她,她一定会笑盈盈的看着你,回答,“当然值得。”

 


评论
热度(76)

© eforeverspring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