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点题外话,和正文不算完全没有关系。


前段时间看了J.K.罗琳与HP系列电影编剧Steve Kloves之间的一场对话访谈。其中谈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也就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部电影中,有一段原著没有的,由电影编剧原创出的剧情。在主角三人组内讧后,罗恩负气出走,留下赫敏和哈利两人继续寻找魂器。电影拍到二人在帐篷中单独相处,时值圣诞,他们却心情沉重,各自缩在角落默默不语。这时收音机中传来歌声,哈利站起来,走到赫敏面前,向她伸出了手。两人半拥着跳起舞来,时隔多日终于展颜一笑。温情中带着难以忽视的暧昧。


这是在粉丝,尤其是cp党中引起相当大争议的一幕。我本人第一次看到这里,也感觉到了一种说不出的别扭,又想起这居然是编剧凭空添加的一段,作为原著党更是气愤不已。而我甚至不站罗赫或哈赫的任何一边。


多年后再次听到作者与编剧坐下来聊起这段剧情,我实在没有想到,罗琳本人对哈利与赫敏的这段舞蹈居然给出了肯定的评价。


她说,那时他们都在逃命,随时随地有可能丢了性命。罗恩出走,二人疲倦又寂寞,这样的情况下,那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她还表示自己在创作这一段剧情时,同样感受了两个角色之间的张力,然而出于种种考虑,最后也没将它挑明,没想到被编剧一眼识破,拍进了电影里。


这一段对话令我想了很久。罗琳给出的这个解释并没有说服我,无论时隔多久,我想自己仍然难以想象哈利与赫敏之间也曾有过那样一段暧昧的情愫——可这是为什么呢?


也许读者,或者说有cp倾向的读者,与作者所处的立场天生不同。作者作为一个世界的创世神,比任何一个人都有更大的权利与自由去想象角色之间的可能性。


这看上去很像杂食与洁癖之争,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作为一个瓶邪写手,我始终难以接受cp双方任何一人另有归宿的可能。但与此同时,同样不会认为他们在一起是件理所当然的事。因为理所当然必定带来局限。我想讨论的绝非是他们两人有没有可能和其他人在一起,而是在所有人中,为什么他注定只能和他在一起?


尽管表达能力有限,但我希望这个故事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回答了个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关于互相理解的故事。格雷厄姆·格林在《命运的内核》中写道:爱本是一种想了解别人的愿望,只是因为不断失败,这种愿望就很快死亡了,爱或者也随着死去,或者变成了痛苦的情谊,变成忠贞,怜悯。而在吴邪与张起灵之间,我认为他们永远没有可能完全理解彼此。这并不是在说他们之间没有默契,但是这样的默契,离传统意义上的心灵相通或吴邪自己想要达到的标准,仍然有一定差距。不单单是吴邪搞不懂张起灵,其实张起灵也没那么了解吴邪。他们的相处总感觉隔了一层什么。而隔着的这一层东西,恰好就是爱上对方的原因。


这篇文断断续续写了快三个月,一再跳票,反复修改,效果却很差,是目前为止我写过最痛苦的一个故事。这期间也找到了好几首符合主题的BGM,都是好听的歌,像是林忆莲的《词不达意》,还有放在文章最前面的那首《The Story》。本以为不会再有比它们更贴切的歌词,没想到前几天路过奶茶店,忽然之间就被一段再熟悉的旋律击中了。让我贴在这里,作为这个故事的总结:


我接着写 把永远爱你写进诗的结尾

你是我唯一想要的了解


也十分想知道大家对这篇文的想法,感谢你们看到这里。让我们下一个故事,啊不对,应该说是下一篇阅读理解再见。


评论(4)
热度(168)
  1.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eforeverspring / Powered by LOFTER